本報記銀行利率者 童曙泉
  一項對35000名老年人心理求助電話的統計分析顯示,超過40%的獨居老人有抑鬱症傾向,其中有48%是因為老太平洋房屋人長期獨居的孤獨感引起的。而社會、子女對老人心理健康的忽視,老人對自身心理健康的不瞭解,也使得老年人遭遇老年心理危機,嚴重影響了老年生活質量。日前,公益組織“愛心傳遞熱線”發佈精編的《老年人心理解碼》一書,該書邀請心理學、社會工作等方面的專業人士,根據該熱線7年來的心理救助案例,對老年人心理危機進行全面梳理和分析。
  孤獨帛琉就像一把刀
  該公益組織創始人徐坤介紹,對35000個求助電話的分析顯示,“孤獨”是導致老人抑鬱的最大誘因——在表現出抑鬱的40%的老人中,有48%的人經常會向心理疏景觀設計導志願者傾訴孤獨。“孤獨像一把刀,每天都在一刀一刀割我。”一位老人曾經如此訴苦。“不怕死,卻怕活,這正是抑鬱症患者的特點之一。”徐坤說。
  據徐坤介紹,在我國,55歲以上人群中,每年有超過10萬人自usb殺,老年群體自殺率非常高。在熱線救助過程中,也經常遇到有自殺傾向的老年人,這些老人大多有抑鬱情緒。“因為兒子一句傷人的話就跳樓;因為慢性病困擾跳樓;總是懷疑孩子偷自己東西,不想活了……我們聽到了很多這樣悲傷的故事。”徐坤說,“如果能早點發現老人抑鬱,早一點介入心理疏導,或許就可以避免悲劇。”
  徐坤表示,由於逐漸退出社會,參與集體活動越來越少,老人越來越缺乏與外界的交流,就容易封閉自己造成孤獨、抑鬱。如果子女常回家看看,社區、社會組織多為老人組織集體活動,幫助老人排解孤獨、寂寞,就會使老人遠離抑鬱。
  生理機能喪失使老人抑鬱
  依據分析,與子女矛盾、生理機能喪失,是導致老人抑鬱的另兩大原因,在抑鬱老人人群中,這兩個原因導致抑鬱的比例均為26%。生理機能的喪失,會讓老人覺得無助、無力,容易產生對自己和生活厭倦的情緒,不能及時調節排解,就容易導致抑鬱。而抑鬱的老人更加敏感,也更容易與子女產生矛盾。
  身體機能退化,是老人不得不面對的客觀現實。例如性激素消失且男女兩性出現的時間差達15年;代謝減緩、胺類物質喪失本身就會導致抑鬱;腦灰質、腦白質衰退,會導致帕金森、老年痴獃症等;小腦萎縮會導致語言、行動退化……“如果子女和老人都能瞭解這些規律,能做好心理準備,及時排解不良情緒,就能更好地防止抑鬱。”徐坤說。
  多數老人忌諱提心理病
  “老年人心理問題被忽視,還有一個重要原因,是老人拒絕承認自己有問題,也排斥‘看病’。”徐坤告訴記者,在她統計的案例中,有很大比例老人都不承認自己有心理問題,其中還有26%的老人是子女打電話咨詢後,才確認老人有心理問題。
  “面對面的心理輔導、疏導,目前並不是最佳的老年心理咨詢方式。”針對老人心裡有事兒口難開的現狀,徐坤分析道,“相反,電話咨詢這種匿名的幫助效果更好,有利於老人放下心理包袱。通過心理咨詢志願者的陪伴聊天,慢慢疏導化解心理問題。”
  據介紹,《老年人心理解碼》將分別贈送給本市10所養老院。該書結合心理救助案例,系統介紹了老年期心理特點,常見問題以及正確的處理方法,內容涵蓋老年期身形變化、家庭心理、婚戀心理、性心理,以及健康心理等。該書還介紹了70個適合老年人進行的團體游戲。“希望讓老人和身邊的人,知道如何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。”徐坤說。  (原標題:4成獨居老人有抑鬱症傾向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u87vunet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